发布日期:2025-09-03 浏览次数:
足彩,体彩,彩票,体育彩票,足球彩票,彩票合买,竞彩,快三,时时彩,六合彩这条热搜源于《现在宣判》系列短剧中的剧情:彩民李天长期通过微信委托某彩票店店主张强代买彩票。事发当日,李天在与女友薇薇约会时发现,自己此前委托购买的彩票号码竟命中当期400万元大奖。兴奋之余,李天将喜讯告知女友,薇薇随即用积蓄购置了豪车、名包等奢侈品。
然而当李天前往彩票店兑奖时,却被告知张强因疏忽忘记出票。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天的“富豪梦”瞬间破灭,愤怒之下,他将张强告上法庭。
法院审理认为,作为专业彩票代销者的张强存在明显过错,但考虑到彩票中奖本身具有极小概率性,最终酌情判决其赔偿李天经济损失24万元。
据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公开信息披露,李某系彩民,张某系中国福利彩票代销者,李某长期通过微信委托张某购买彩票。某日,李某按惯例通过微信告知张某购买彩票的自选号码,并通过微信红包向张某支付彩票款20余元,张某收款后忘打彩票。后开奖结果显示,李某欲购买的彩票号码中有10个号码与中奖号码一致,如成功购买,扣除个人所得税后李某的中奖金额为400万余元,为此,李某将张某诉至法院,要求赔偿损失。
张某作为长期、专业从事彩票销售事务的代销者,具备较一般人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更便捷的优势,其在接受李某委托并收取李某购买彩票的款项后怠于打印彩票,导致李某未能中奖,张某的行为在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,客观上造成了李某丧失了中奖机会和奖金金额的损失,故张某作为受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。
本案中,鉴于500万元大奖中奖的概率极低,属于概率学上的小概率事件,张某可预见的中奖金额必然要受到射幸概率的稀释,故不宜按中奖金额确定损失金额。结合双方的过错程度,法院酌情确定张某应承担损失金额为24万余元。
在现实生活里,因彩票店主疏忽大意、忘记为彩民出票而引发纠纷的案例并不少见。
家住扬州的杨先生平日里有购买彩票的习惯,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都在同一家彩票店买彩票。为了购彩方便,杨先生添加了店老板的微信。有时他忙不过来,就会直接把要买的彩票种类和号码发给店老板,同时通过微信红包把购彩的钱转给对方,委托其帮忙购买。店老板对此也表示同意,杨先生用这种方式购彩十几天。
店老板解释称,当时收到了杨先生购买彩票的红包,但恰巧那会儿店里购彩的人特别多,自己忙得晕头转向,结果就把这注彩票的事儿给忘了,所以最终没有出票。
杨先生认为,此次损失应该由彩票店老板承担。而彩票店老板则表示,以往杨先生通过微信购买彩票时,自己都会把买好的彩票拍照发给对方确认。要是没拍照,对方还会主动询问。但前一天自己因为太忙忘记了拍照,对方也没过问。所以,他认为自己虽然有责任,但责任没那么大。
民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,起初,彩票店老板表示愿意赔偿杨先生2万元,但杨先生认为,对方至少要赔偿一半的奖金,双方未能就此达成一致。
奖票、奖券合同本质是一种射幸合同,购买人购得的彩票不是一般的财产,而是一种中奖的机会。购彩者指示的彩票号码,在委托时并不等同于财产权益,店主输错彩票号码,也并非必然导致财产损失。也就是说,购彩者所主张的奖金损失并非实际损失或可期待利益损失,也并非店主可以预见的利益损失。
什么是“射幸合同”?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李兵律师曾公开表示,合同可以分为确定合同和射幸合同两种。订立合同时,已经确定权利义务的是确定合同,没有或未完全确定权利义务的是射幸合同。
他表示,射幸合同也可以叫作机会性合同,在这种合同中,权利义务是否确定,取决于某种机会、偶然事件是否发生。“射幸合同利益实现具有偶然性,各方均具有一定的风险,付出极大对价换来的有可能不是预期利益,甚至是巨大的经济损失。同时,也不适用等价有偿原则。”
李兵提醒,射幸合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监管,其订立和履行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,并遵循最大诚信原则。
彩票行业已发生了这么多起由于彩票店主忘记出票而引发的纠纷,它们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?
1. 应谨慎委托购彩:在委托他人代为购买彩票时,购彩者必须保持谨慎态度,及时索取正式凭证,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。
2. 应重视证据保留:无论是购彩者还是彩票店经营者,都应当充分认识到保留证据的重要性。妥善保存相关的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文件,不仅是对自己权益的负责,也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纠纷中,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。
3. 代销者应增强责任心:作为专业的彩票销售机构,彩票代销者必须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,减少因疏忽大意而引发的纠纷,确保彩票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规范有序地进行。
4. 理性认识彩票:彩票的本质是一种娱乐方式,而非改变命运的捷径。在参与彩票活动时,应保持理性和平和的心态,避免将过多的希望和寄托放在彩票上,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最后,福彩温馨提示:由于彩票不记名、不挂失,委托他人购买彩票时应谨慎对待,完整、准确地表明委托购买的意思表示,明确约定委托事项、报酬支付等,并及时保留相关证据,以便于双方发生纠纷时,能更为有效地还原案件事实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